乌军库尔斯克“大撤退”,怎么就成了“大溃败”?
最近,乌克兰在库尔斯克那边搞了个“营救行动”,结果,哎,怎么说呢,有点一言难尽。
原本是想救人,结果却…变成了送人头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
之前乌军在库尔斯克那边的仗打得不太顺利,不少兄弟被困在戈戈列夫卡西边。
你想啊,几千号人,粮草吃紧,弹药不足,这日子可不是滋味。
更要命的是,里头据说还有不少外国雇佣兵,甚至还有北约的军官和科学家,这下压力更大了。
唯一的退路就是R200公路,可这条路完全在俄军的掌控之下,简直是条“火线”。
这怎么办?
硬着头皮走吧,肯定损失惨重;不走吧,等着被包饺子?
乌军高层一合计,要不,咱们来个“围魏救赵”?
在别尔哥罗德州开辟第二战场,把俄军的注意力吸引过去,这边趁机溜?
主意倒是不错,可执行起来就…派了两个突击旅去佯攻,又派了特种部队去突袭,结果,哎,都碰了一鼻子灰。
俄军那边,虽然也调了些兵去别尔哥罗德,但库尔斯克这边,依然是铁桶一般。
这下,乌军更难受了。
俄军步步紧逼,不仅巩固了格沃地区的阵地,还把沃洛德米里夫卡也拿下了,摆明了就是要切断R200公路,瓮中捉鳖。
被困的乌军一看,这不行啊,再不跑就真成饺子馅儿了!
于是,数百号人,开着民用车辆,趁着夜色就往苏梅方向冲。
结果…你猜怎么着?
俄军的苏-34轰炸机,就像夜空中飞舞的“死神”,精准地投下了1500公斤的制导炸弹。
轰!
轰!
轰!
R200公路瞬间变成了火海,民用车辆被炸得七零八落,不少外国雇佣兵也命丧于此。
这条原本的“生命线”,彻底变成了“死亡之路”。
说实话,乌军这次的行动,确实有点“想当然”了。
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低估对手的实力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俄军那边,战术运用得当,反应迅速,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。
他们不仅成功地挫败了乌军的营救计划,还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优势。
再说苏梅,这地方战略位置相当重要,是乌军重要的后勤基地。
俄军要是拿下苏梅,那乌军在东北部战线可就更被动了。
所以啊,这场仗打到现在,乌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。
库尔斯克的“大撤退”变成了“大溃败”,R200公路成了“死亡之路”,苏梅也岌岌可危…
一步错,步步错。战场上,可没有后悔药吃。
胜败乃兵家常事,只是希望少些伤亡,少些悲剧。